焦點新知檢視

Wi-Fi 打卡:善用您的數位邊界

發佈日期 : 2025/5/5


Wi-Fi打卡是一種利用企業現有無線網路基礎設施,將辦公空間轉化為一個無形數位圍籬的考勤方式。

其核心理念在於,透過驗證員工的行動裝置是否連接至預先授權的公司Wi-Fi網路,來確認其是否身處於指定的辦公區域內。

wifi

Wi-Fi打卡主要仰賴的技術方法是SSID/MAC位址匹配

此為最常見的運作模式。系統會要求人力資源或IT管理員預先在考勤系統後台,註冊公司內部一個或多個Wi-Fi存取點(Access Point, AP)的服務集識別碼(Service Set Identifier, SSID,即Wi-Fi網路名稱)以及其唯一的媒體存取控制位址(MAC Address)。當員工使用手機App進行打卡時,App會檢測當前所連接的Wi-Fi網路資訊。

如果SSID與MAC位址與後台資料庫中的授權列表相匹配,系統便判定員工位於公司範圍內,允許打卡。此方法操作簡單,能有效建立一個辦公室或樓層級別的數位邊界 。

Wi-Fi打卡的部署流程相對容易

管理員首先需要收集公司內所有指定用於考勤的Wi-Fi AP資訊。這可以透過手動輸入,或更便捷地,授權特定員工在公司現場使用打卡權限,自動抓取並上傳目前連接的Wi-Fi資訊至系統中 。一旦Wi-Fi熱點被註冊並啟用,管理員便可為不同部門或員工群組設定可用的打卡Wi-Fi,實現彈性的權限管理 。

對於標準的辦公室環境,Wi-Fi打卡是成本效益最高且對員工干擾最少的選擇。它利用現有的網路設施,無需額外硬體投資,且一旦設定完成,員工的打卡體驗可以非常流暢,甚至達到無感自動化 。其準確度足以確認員工是否身處辦公樓層,滿足了絕大多數辦公室的管理需求

Wi-Fi打卡的優點

✔︎ 範圍精準: 能將打卡範圍限制在 Wi-Fi 訊號覆蓋的實體辦公空間內,有效防止人未到公司卻能打卡的弊端。

✔︎ 便利性高: 對於內勤員工,一旦手機設定自動連接,幾乎可以達到「無感打卡」,體驗流暢。

✔︎ 建置成本低: 無需額外採購硬體,僅需利用現有的辦公室無線網路環境即可部署。

✔︎ 管理方便: 後台設定相對簡單,只需指定一個或多個 Wi-Fi SSID 作為打卡熱點。

Wi-Fi打卡的缺點

✖︎ 彈性較低: 僅適用於固定辦公場域,無法滿足外勤、出差或居家辦公的需求。

✖︎ 潛在漏洞: 有心人士可能透過手機 Wi-Fi 熱點分享,建立一個與公司 Wi-Fi 名稱 (SSID) 和密碼完全相同的網路,讓其他人在公司外也能「假裝」連上公司網路來打卡(此漏洞可透過綁定 MAC 位址等進階設定來防堵)。

✖︎ 網路依賴性: 若公司 Wi-Fi 故障或不穩定,將直接影響打卡功能。

Wi-Fi打卡的適用族群與情境

主要為在固定辦公室工作的內勤人員,例如行政、後勤、研發、客服等。

傳統辦公室、工廠產線、研發中心等具有明確物理邊界與穩定 Wi-Fi 網路的工作場所。